当前位置:田博农业百科知识网 >> 畜牧知识 >> 详情

畜禽养殖场疫病监测系统


2025-08-16

畜禽养殖场疫病监测系统是现代化养殖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手段,旨在通过科学化、数据化的方式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,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。其核心功能与实施要点包括以下内容:

1. 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

通过物联网设备(如温湿度传感器、摄像头、穿戴式动物健康监测项圈)实时收集畜禽生理指标(体温、进食量、活动量)、环境参数(氨气浓度、光照强度)等数据,结合大数据分析平台,早期发现异常行为或生理变化。例如,猪群体温异常升高可能预示非洲猪瘟潜伏期。

2. 实验室检测技术集成

- 分子生物学检测:采用PCR、ELISA等快速检测技术,对常见病原(如禽流感H5N1、口蹄疫病毒)进行精准筛查。

- 基因测序技术:对新型或变异毒株(如PRRSV变异株)进行全基因组分析,追溯疫源。

3. 预警模型与风险评估

基于历史疫病数据和AI算法(如随机森林、LSTM神经网络)构建预测模型,评估区域流行风险。例如,结合气象数据预测球虫病在高湿度季节的暴发概率。

4. 生物安全体系联动

监测系统与养殖场消毒通道、隔离区管控联动,自动触发应急预案。如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样本时,系统可立即封闭相关圈舍并通知兽医团队。

5. 溯源与移动端管理

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疫苗注射、检疫证明等信息,实现全程可追溯。养殖户可通过手机APP接收预警,调阅个体牛羊的电子健康档案。

6. 政策合规性支持

系统自动生成符合《动物防疫法》要求的标准化报表,包括强制免疫覆盖率、抗体合格率等指标,辅助通过农业部门抽查。

扩展知识:

边缘计算应用:在养殖场本地部署轻量化AI模型,减少网络依赖,实现毫秒级异常行为识别(如鸡只跛行检测)。

人畜共患病防控:针对禽流感、炭疽等人畜共患病,需对接公共卫生监测平台,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。

抗生素使用监管:通过监测系统统计分析用药记录,避免滥用问题,符合"减抗"政策要求。

当前技术前沿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猪咳嗽频次分析、无人机热成像群体健康扫描等。未来可结合5G和数字孪生技术构建虚拟养殖场,实现疫病模拟推演。

标签: